太阳亚洲官方网站标签:
汉武帝吾丘寿王汉宣帝龚遂王充 |
王充在《论衡·定贤》中说到西汉吾丘寿王的任职问题。吾丘寿王起先在汉武帝身边任“待招”,汉武帝让他从董仲舒“受《春秋》”,因为“才高,通明于事”,以后又被汉武帝委以重任,去当东郡都尉,且“以寿王之贤,不置太守”,他这个都尉,可谓一身兼二任,军政双肩挑,别的都尉或太守是“两千石”,他是“四千石”。吾丘寿王上任之后,东郡的政局却无丝毫起色,“时军发,民骚动,岁恶,盗贼不息”。汉武帝赐诏书给寿王说:“子在朕前时,辐凑并至,以为天下少双,海内寡二,至连十余城之势,任四千石之重,而盗贼浮船行攻取于库兵,甚不称在前时,何也?”看来,汉武帝对此不仅大失所望,而且迷惑不解:在他身边时,“辐凑并至”,颇有谋略,乃是“天下少双,海内寡二”的奇才,这才委以重任,去了之后竟然一筹莫展,岂不令人费解?
吾丘寿王在汉武帝身边之时,如何“通明于事”,“辐凑并至”,王充没有说,查阅《汉书》,并无所获。只知道他年轻时,是因精通格五棋而被召入京侍奉汉武帝的,从董仲舒“受《春秋》”也很有悟性。此外就没有“通明于事”,“辐凑并至”之例证了。被诏回武帝身边改任光禄大夫之后,倒有两件事,或许可见他的“才干”与“谋略”。
一是关于丞相公孙弘“民不得挟弓弩”之奏言的驳议。吾丘寿王说:古时创制矛、戟、弓、剑、戈五种兵器,“非以相害,以禁暴讨邪也”。他说他只听说过“圣王合射以明教”,未曾听说“弓矢之为禁”。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“六艺”,“射”乃其中之一,可以《诗》、《礼》等经书以及孔子之言为证。他又说,秦并天下之后,“销甲兵,折锋刃”且无济于事,“民以锄梃相挞击,犯法滋众”。所以,“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”。如今“盗贼犹有者,郡国二千石之罪,非挟弓弩之过也”。汉武帝用他的这番话问难公孙弘,公孙弘无言以对。
王充在《定贤》篇中说到吾丘寿王的例,预设了吾丘寿王是“贤人”这个前提,以此来否定用“效验”来作为鉴别是否“贤人”之标准。在他看来,吾丘寿王在东郡的无作为,或许倒是因为“东郡适当复乱”而寿王“偶逢其时”。他的《定贤》篇批驳了十九种识别“贤人”的观点,这是其中之一。但我以为,王充此说,其实是不能够成立的。
不是吗,是骡是马,只要拉出来遛遛,也就一目了然。